我们已经准备好了,你呢?

2020我们与您携手共赢,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!

由于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和新标准(GB5749-2006)的全面实施,许多水厂原有的净水工艺已不能满足人们对供水量和水质的要求,为此今后的城市水厂的扩建多以占地面积小、净水效率高的新工艺成为了今后发展的主流趋势,高效沉淀技术作为改进和强化传统净水工艺的新技术。
 
 
新型机械絮凝斜管沉淀工艺的特点在于活性污泥回流和助凝剂投加,其机理就是强化絮凝,缩短沉淀时间,但实践中絮凝剂和助凝剂在污泥中腹肌的同时,水中的有机物(藻类)等也会产生累加效应,直接影响回流污泥的性质。尤其在高藻期,水中藻类急剧增加会对污泥造成不良影响,使得絮体粒径变小、含水率上升、沉降浓缩性能差,易发生污泥上浮现象,从而影响处理效果。针对这些问题,首先应加强水源保护以控制原水的有机物含量,此外,新型机械絮凝斜管沉淀工艺还有待深入研究,进一步优化运行模式以适应水水水质。

新型机械絮凝 斜管沉淀池设计为矩形,由机械混合区、机械絮凝区、自然絮凝区、沉淀区、污泥浓缩区、斜管分离区及清水区构成。处理水量为2000m³/d,按照与原型平面尺寸1:5、高度尺寸1:1设计,保证机械搅拌强度、斜管表面负荷、混合、絮凝及沉淀时间与原型一致,其中药剂投加、污泥回流、排泥等均采用计算机控制。
 
 
新型机械絮凝斜管沉淀工艺的中试结果表明,在一定范围内增大污泥回流比不仅可以显著提高颗粒絮凝效果,加速颗粒沉降,降低出水浊度,而且还可以降低混凝剂的投加量,节约运行成本;投加PAM可改善絮体颗粒的沉降性能,且较低的PAM投加量即可达到较好的运行效果;当PAC投加量为30mg/L、PAM投加量为0.1-0.15mg/L、污泥回流比为4%时,沉淀池出水浊度可达预期效果。

新型机械絮凝 斜管沉淀池设计为矩形,由机械混合区、机械絮凝区、自然絮凝区、沉淀区、污泥浓缩区、斜管分离区及清水区构成。处理水量为2000m³/d,按照与原型平面尺寸1:5、高度尺寸1:1设计,保证机械搅拌强度、斜管表面负荷、混合、絮凝及沉淀时间与原型一致,其中药剂投加、污泥回流、排泥等均采用计算机控制。
 
助凝剂、助凝剂与回流污泥投加在原水进水管上,从池底进入混合池。絮凝池设在混合池两侧,混合后的原水溢流至混合池四周的三角渠,经管道从底部输送至絮凝池沉淀筒。絮凝后的出水进入自然絮凝区继续絮凝,水流由上而下进入沉淀区。沉淀区上部设有斜管进行泥水分离,清水则经集水槽汇流出水;下部为污泥浓缩区,一部分污泥回流至机械混合区,剩余污泥另行处理。废水处理
 

公司主要业务范围为:废水处理、废气处理、中水回用、噪音治理工程;环评报告、环保监测、环保验收、东莞排污许可证办理、排污证年审等咨询服务。主要生产设备为:一体化废水处理设备、一体化废气处理设备、活性炭吸附塔、布袋除尘器、PP洗涤塔、烟气脱硫塔等环保设备,专业承包环保工程、市政公用工程、机电安装工程、节能工程;专业服务环保设施运营、环境影响评价、环保项目投资及设计及咨询等。...
请立即点击咨询我们或拨打咨询热线: 135-5667-1582,我们会详细为你一一解答你心中的疑难。项目经理在线
相关工程案例 RELATED CASES

我们已经准备好了,你呢?

2020我们与您携手共赢,为您的企业形象保驾护航!

在线客服
联系方式

热线电话

135-5667-1582

上班时间

周一到周五

公司电话

0769-23036886

二维码
线